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淮北市第十二中学地理社团活动学期回瞻

发布时间:2020-01-16 15:01作者:单孝德 保护视力色:       

新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和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而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地理教研组通过建立课外兴趣小组来配合正常的教学、教研活动,更高效的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立。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经纬地理社通过三种方式展开活动: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对书本知识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素材,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地理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设计是基于必修一书本中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例如,热力环流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这部分知识很多同学都是一知半解。对此,地理老师罗小三设计了一节延伸课题——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通过这节课不仅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活动中经纬社增加了爱国教育系列课题。 例如本学期国庆期间,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活动,开展了“中国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考察船”等主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次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由心而发。

二、实验演示

地理知识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对学生空间思维要求高,通过实验演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学生对于海洋的知识了解不足,通过模拟北太平洋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空间尺度地理原理和规律。

  三、实地考察

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落地,经纬地理社在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实地考察活动——实地考察榴园村的农业发展和淮北市气象局参观学习。

利用榴园村的考察材料,我校老师设计一节以榴园村的发展为背景的地理课——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淮北市榴园石榴为例),这节课在全市地理教师培训会上作为体现地理课新素养的示范课展示,获得了全市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去淮北市气象局进行参观学习,全组同学都热情参与,在气象局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实地观看并了解了生活中的气象知识,如人工增雨的条件和设备、六要素气象仪的记录方法、体验地理的“有用性”等。在后期的气象科普知识竞赛中,我校同学的作品——斜日、清霜、山薄雾荣获淮北市气象科普作品比赛一等奖。

我们期待着我们的社团工作机制能够不断地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不断的提升,我们将本着立德树人的工作原则,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