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牵动着每一个中国的人的心。我们关注着全国的疫情,也担忧着我们在家的每一个高三学生。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号召下,高三语文组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于2月1日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网络直播教学。在网络这个临时搭建的“空间站”中,语文组老师们团结一致,共研高考动向,化身成一个个全能主播,线上教学,线下批改,精选周考试卷,专项题型各个击破,全力为高三学子高效学习保驾护航。
一、备课组团结一致,共研高考。
2019年高考新课标有这样几个特点:轻套路,重分析;轻术语,重领悟;轻知识,重思路。分析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 2020年高考动向,有几个点是应该注意。
其一,基本能力点的稳定。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点的稳定。
其二,强化立德树人,深蕴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稳定。比如名句默写题型和全国卷的作文。
其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稳定性。2018年全国二卷考测的文化常识:豪右、顿首、茂才等,2018年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语段“戏曲”等。
其四,选材多样性。2019年全国三套小说,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又有回忆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
其五,注重了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的考量。2019年试卷比2018年增加了千余字。
其六,强调设置具体情境下的考查。2019年语用题,将原来独立的三个语用题,转换为同一个语境下的设题。
二、细微处见精神,实施步骤量化细化。
1.线上教学按照备课组统一进度,循序渐进。一轮复习扫尾,二轮复习强化文言文专题、诗歌专题。
2.每周一套语文周考试卷,统一时间,限时训练,精讲。
3.每天推送一套语文试卷+精讲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占有更多丰富资料,自主安排练习,任课老师可根据自己班学生状况,自行挑选题型讲解。
4.每天一份阅读材料:包括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实词虚词、作文等。
5.每周两个专题小练习, 40分钟左右。
6.所有作业每天均需在指定的固定时间钉钉上传,教师批阅后,线上课堂针对部分疑难问题重点讲解。
三、关注学生,“严”字当头,“爱”字把关。
(一)、做好三件事情
1.号准缺漏,对症下药。
根据自己的情况,将短板补齐。如,甲同学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模块较差,建议他每天做一篇,并及时探究失分原因。
2.构建知识体系,总结答题规律。
在二轮复习阶段,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对每一个知识点了然于胸,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试题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并能迅速调动所储备的相关知识,结合文本进行作答。
3.紧跟老师节奏,深研高考真题。
二轮复习务必跟上老师步伐,不可故步自封、急躁冒进、妄自菲薄。二轮复习要重新审视高考真题,时刻关注高考动向,触摸高考神经,管窥高考法门。
(二)、准备三个本子
1.名句默写本
①要求学生逐篇默写高考必背64篇,对照教材认真核对,并用红笔准确纠正,必要的词句要注明含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确保真正理解。
②将每次限时练和历次考试中错误的名句默写题摘抄下来或剪下来粘赌到本子上。
2.知识积累本
①将老师讲评过的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文化常识、翻译题摘抄下来或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
②将老师讲评过的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典型题、新题摘抄下来或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
③将每次限时练和历次考试中的近义词语摘抄下来或剪下来粘到本子上。
3.素材收集本
将阅读课上、课外读物中、试题中、范文中您最喜欢的材料(名言警句、人物、事件等)摘抄下来或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
(二)、培养三种习惯
1.工整书写、规范答题。
2.勤做笔记,勤查工具书。
3.阅读、写作、专注、反思。
十二中的高三学子们,在经历两个月的网课后,终于结束了2020年这个超长“待机”的寒假。在4月7号的清晨迎着春日的第一缕阳光回到了熟悉而又美丽的校园。
为了做好线上和线下的衔接,尽快让学生调整状态,查缺补漏,语文组在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周内进行了两次班级规模的模拟考,目的是检测假期网课学习效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发现问题并及时回归专题,再讲再练。在“江南十校”考试结束后针对弱项知识点进一步修整二轮复习计划,补缺补差,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2020年的七月正缓步向我们走来,疫情改变了高考时间,但消减不了各界人士对高考的重视,冲淡不了学子们对高考的热情,一切皆可以是机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十二中高三语文组定会继续全力以赴,和全体高三学生携手并进,转“危”为“机”,为高三学生最终夺取高考的胜利掌好舵,护好航!